江蘇省委金融辦常務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鞏海濱:錨定金融強省建設目標 全力打造金融安全“示范區”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中,進一步強調要抓好金融安全。近年來,全省金融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決守牢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全力打造金融安全“示范區”,以高水平金融安全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管金融,把牢金融安全“定盤星”。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積極營造有利于高質量發展的金融生態??钙鸬胤浇鹑诠芾眢w制“重塑性”改革政治責任。組建省委書記、省長任“雙主任”的省委金融委員會,建立地方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金融風險處置機制,統籌抓好地方金融改革發展穩定的制度設計、整體推進和督促落實。完善地方金融系統黨建工作體系。一體推進國有金融企業和非公金融企業黨建工作,促進金融企業黨建與公司治理深度融合。舉辦推動全省金融高質量發展、防控金融風險系列專題培訓班,著力提升干部工作本領和斗爭精神,打造“江蘇金融鐵軍”。構建央地金融工作協同新格局。率先在全國建立央地金融工作協調機制,建立跨部門聯合會商體系,強化監管協作、信息共享、政策協同,積極構建央地金融管理部門在強黨建、嚴監管、防風險、促發展方面“一家人”“一股繩”“一盤棋”的監管格局。
堅持聚焦重點,打好風險防控“總體戰”。認真履職、積極擔當,切實把風險隱患消除在未發之時、化解在成災之前。穩妥推進中小法人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持續深化農信社改革,推動組建江蘇農村商業聯合銀行。市場化推進問題村鎮銀行改革重組,分類分層分階段完成改革化險目標。目前省內法人金融機構主要經營指標好于全國平均水平,高風險法人金融機構保持“動態清零”。全力遏制大型企業債務風險傳導蔓延。健全協調穩定企業融資環境制度,用好民營企業融資會診幫扶機制,堅持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引導金融機構維護暫時遇困企業融資環境穩定,助力企業渡過難關。完善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防控化解工作預案,多措并舉穩妥應對上市企業退市風險,2024年推動3家上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實現“涅槃重生”。落實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會同省有關部門建立建筑企業轉貸支持機制,幫助化解房地產、建筑業風險。系統推動地方金融組織減量提質。開展全省地方金融組織“兩清、四嚴、兩整治”專項行動,推動44家“六類”地方金融組織終止經營資格,向社會公示“失聯”“空殼”等不合規地方金融組織191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132家,省內金交所、在業農民資金互助社實現全面“清零”。扎實開展涉眾金融風險防范處置。出臺全省非法集資舉報獎勵辦法,建立12345非法金融活動舉報平臺、非法集資可疑資金異動監測、非法金融活動風險網格化排查“三位一體”監測預警體系,強化打早打小、群防群治。持續保持對非法集資高壓嚴打態勢,開展專項行動,對重大非法集資案件,實行領導包案制,“一案一策一專班”推動風險化解處置。2024年,全省新發非法集資刑事案件數、涉案金額和參與人數較峰值分別下降75%、69%、87%,案均金額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九分之一,涉金融類信訪數量壓降32%,相關工作獲得國家打非聯辦的充分肯定。
堅持靠前作為,下好守護安全“先手棋”。堅持預防為先,標本兼治、穩妥有序、守住底線,持續鞏固金融長治久安基礎。構建高水平一體化風控體系。建立金融風險防控應急指揮中心,定期剖析風險隱患,統籌調度防控精兵,適時跟蹤問效督戰;建設完善全省地方金融監管與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平臺,打造地方金融科技“智慧大腦”,全域全時開展金融風險掃描預警,推動風險早期糾正化解;完善中小法人金融機構擠兌風險、上市公司退市風險、金融突發事件等應急預案,提高應急管理能力。推動地方金融生態好中向優。以金融強省目標為牽引,深入推進縣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充分調動基層政府金融生態建設積極性。強化資本市場風險問責、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風險通報等機制約束效應,推動風險防控責任落到具體地區、單位和人員。建立全國首個地方金融與司法協同治理工作機制,推動建立100個金融矛盾糾紛調解服務點,著力打造金融生態環境優的江蘇品牌。落實服務高質量發展重大要求。堅持以“五篇大文章”為抓手,制定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24條”舉措,持續推動金融資源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2024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89萬億元,新增本外幣貸款2.36萬億元,均居全國第一,金融業增加值9206億元,居全國第二。省屬金融企業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同類機構前列,數字人民幣試點主要指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南京、昆山國家級金改試驗區成果豐碩,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做法受到中央金融辦、中央改革辦充分肯定。